營養師提醒:6 大隱藏性高鈉食物,你可能天天都在吃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明明飲食清淡,卻經常感到浮腫、口渴、臉腫?這可能不是因為你吃太鹹,而是誤食了「隱藏性高鈉食物」而不自知。
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6 種日常中常見的高鈉陷阱,幫助你在不知不覺中降低鈉的攝取,打造輕盈、不易水腫的體質。
為什麼鈉攝取過多會導致水腫?
鈉是人體所需的電解質,有助於神經傳導、肌肉收縮與維持水分平衡。然而,當攝取過量時,身體為了維持體液滲透壓,會保留更多水分,造成浮腫。長期下來,不僅影響體態,也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腎臟負擔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 2,000 毫克(約 5 公克食鹽)。但多數人因為未注意食物隱含的鈉含量,容易攝取過量而不自覺。
六大隱藏性高鈉食物
1. 白吐司
外觀看似無鹽,實際上每兩片就可能含有約 500 毫克鈉。若再搭配起司或火腿,早餐就可能攝取超過 800 毫克鈉。
2. 烏醋
常見於麵線、酸辣湯或火鍋沾醬,每湯匙約含 400 毫克鈉,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超標。
3. 魚丸
加工火鍋料多半含鈉量偏高,以 100 克魚丸為例,平均含鈉量約在 600 毫克以上,餡料類更高。
4. 夾心餅乾
雖為甜食,卻因添加奶油、膨鬆劑及加工成分而含有不少鈉,每包餅乾常含數百毫克鈉。
5. 涼麵
表面看起來清爽健康,但油麵本身與調味醬包總和下來,常讓一份涼麵的鈉含量超過 1,200 毫克。
6. 麵線
乾麵線每 100 克含鈉高達 2,874 毫克,屬於高鹽密度食品,若再搭配湯頭與醬料,攝取量更驚人。
如何減緩水腫與過多鈉攝取的影響?
- 增加飲水量,有助於身體代謝與鈉的排出
- 攝取富含鉀的蔬果,如香蕉、奇異果與深綠色蔬菜,有助平衡體內電解質
- 減少加工食品與重口味調味料的使用
- 閱讀營養標示,掌握每日鈉總攝取量
從飲食改善,為肌膚打造穩定狀態
過多的鈉攝取除了影響身體循環與代謝,也可能導致肌膚浮腫、暗沉。透過飲食調整與適當護膚,能同步改善體內與肌膚狀態。
我們相信,真正有效的肌膚管理,不僅來自外在保養,更來自日常生活中的選擇。品牌將持續提供以專業角度出發的營養與護膚知識,陪你一起打造穩定、透亮的肌膚基礎。
取材自:陳怡錞營養師、華人健康網相關篇章